之前有一份工作,管我们的副总裁传达的理念是这样:
“你们看咱们公司那个谁,工作10年,现在管200多人,工作10年以上混得好的那些人,年轻的时候一定很努力,所以你们这些年轻人想以后混得好,现在应该努力。”
这话没毛病,还挺振奋人心,又有具体榜样,算是好鸡汤。
但这还没完:“所以你们下班不要着急回去,我希望我叫你们的时候,随时都有人在。
为什么强调加班文化的团队容易死?
我去那家公司的时候,公司因为做得好,在广州的科学城拿了一块地,所以总部从天河区搬去了萝岗区,广州的应该都明白,天河区繁华、市中心,科学城在萝岗区,相对偏远,这个变动让大部分员工下班后,选择坐公司班车返市区、再回家。
这就意味着如果你不搬家,你回家的时间一般不少于1.5小时。当然,班车也是有时间的,错过6点半的,下一趟是8点,再往后是10点。
说回副总裁,她老在传达“随叫随到”的理念,她还常说“你们不要着急回家,工作做完了在办公室看看书,不是也很好吗?”
话是这么说,但太理想化,有人要早点回家照顾老人孩子,有人要上课,即便没事做,工作一天早点回家休息,换换脑子养足精神,也无可厚非。
但是当管理者传达出“下班没事在办公室呆着”的讯息并且反复表达之后,整个团队陷入被动加班的局面:
但凡6点半准时下班的同学,面临这个情况:其他人都在上班,而你撤了,上司和同事们给的无形压力,就会捆绑你:早走(大概七点前)几次之后,你就会被安上“不思进取、不配合领导、走得很早、对工作不上心”的标签。
久而久之你不再想着效率和按时下班,按设计部几个耿直boy的说法就是“正常下班叫早退,加班到8点叫正常下班,加班到11点,才算加班。”
那白天呢?你的工作高效吗?大部分人的状态是:反正下班要加班,不能按时走,那原本1个小时做完的事,我慢慢做呗,不着急。
总之,不知不觉中,“加班文化”就建立起来。整个团队的氛围异常诡异,整个公司走得最晚的团队,但是似乎不怎么出活。
下班后“做样子加班”的戏码在多少公司里正乐此不疲地上演:领导不走,我也走不了、我也不敢走、我走不太好,同事都没走,我走了不太好,彼此捆绑,不为事,却为人。
那怎么办?可能这是个办法:你要还想干,你就耗着,6点半不让走,那就待到7点半,吃完公司提供的加班晚餐,耗一个小时,然后8点再走。
一天又一天,学到的本事越来越少,心情越来越差,时间越耗越多。在某个时刻,有人实在受不了,选择离开。
在那个团队里,我的总监、副总监、同事一个两个三个地走了,留下的人也没有那么心甘情愿,说句不好听的,“不是冲着养家糊口,真的不愿意待”就是大家的常态,但你说钱多到向阿里腾讯看齐了吗,并没有。
有人可能会说,加班有什么大不了,谁还没加过班?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尤其是互联网公司,加班就是家常饭,有什么好矫情?
这话当然没错,有项调查显示,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从业人员,平均工作时常都是大于8小时的,但是,如果 “5+2且白+黑”中的你,是相对自愿的:
工作带给你的快乐大于痛苦,你知道自己就算累也是在向更好的未来前进,那你就能继续走下去,但如果是像上面我说的情况,离职就是早晚的事。
为什么?因为这种“做样子”式的加班文化给“窄化效应”提供了土壤,刺激了大家做出“分手”的意愿。
也就是说:
在一个具体时间段里,工作占据了一个人除了睡觉以外的几乎全部时间,加上管理者的高压和错误引导,整个团队的创造力被扼杀,员工陷入一种被动状态,似乎整个世界只有工作,而且是,越来越感觉不到价值和意义的工作。
注意,我说的是“似乎”,当事人的感觉是“工作、工作、还是工作”,从身体的疲累到内心的抵触,在低效的拖延中,说得文艺一点,生命都在折损。
我为什么要说“似乎”呢?因为这更偏向于感受层面,真实的情况不完全是这样,你有吃穿住行,你有工作,还有家人和朋友,但是你却感觉自己只有工作,你没有热情和冲劲,更谈不上创造力和主动学习。
这就是窄化效应在办公室环境里一个典型的例子,因为身累心累,你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你被困住,视野窄化,时间一长,你受不了,你想改变、想逃开,那从哪开始?从环境开始,从离职开始:你反反复复地确定自己这种无力感,最后你告诉自己,没意思,算了。
团队是由每个个体组成的,按照霍桑效应(详见《霍桑效应:推搡员工,推出低效率》)的结论“企业内部更有影响力的,是非正式的职场关系”,那么,这种非正式的影响力给团队带来的,是以点及面的消极影响:
所有人都处在一种想反抗又无从反抗的状态,从“被要求”到“彼此捆绑”到“被动接受”到“拉锯消耗”,长期不满、长期干耗的状态让团队的创造力大打折扣,窄化效应的影响从个人走向团队,在不断恶性发酵。
后来那个团队三分之二的员工离职了,再后来副总裁也离职了。我不知道在她选择离开的时候,是不是也感受到了那份无能为力的感觉,但我相信,制造“窄化”环境的时候,她自己也深受其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