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了,很多HR做年终总结做的很好,有一定的逻辑,而且数据翔实,思维缜密。
但是一到讲台上,就语无伦次,不知所言。
那么,如何在十分钟内将自己一年辛苦的成绩表达出来?
述职前的认知
工作总结和述职报告是两回事。
年底的时候都要准备,简而言之,一个是用来看的,一个是用来念的。
个人述职报告和个人总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述职报告与总结的相同之处是,它们都可以谈经验、教训,都要求事实材料和观点紧密结合,从某种程度上说,个人述职报告可以借鉴总结的某些写作
述职报告与总结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三点:
(1)是要回答的问题不同
总结要回答的是做了什么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有什么不足,有何经验、教训等。
述职报告要回答的则是什么职责,履行职责的能力如何,是怎样履行职责的,称职与否等。
(2)是表述方式不同
总结主要运用叙述的方式和概括的语言,归纳工作结果。
述职报告则可以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既表述履行职责的有关情况,又说明履行职责的出发点和思路,还要申述处理问题的依据和理由。
(3)是写作重点不同
个人总结的重点在于全面归纳工作情况,体现工作实绩。
个人的述职报告则必须以履行职责方面的情况为重点,突出表现德、才、能、绩,表现履行职责的能力等。
当我们真正了解了述职报告和年终总结的不同之处,再梳理我们述职报告的思路就会变的清晰明了。
一份优秀的述职报告不仅是展示自己风采的绝妙“窗口”,而且也是一份对工作内容的精练总结。
好的述职报告不仅纲举目张,让人把问题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优美的语言组织还让人赏心悦目,一睹为快。这是体现个人能力的最佳时刻。
事先做一次个人“洗手间彩排”:
一是对着镜子校正一下自己的穿着打扮,检查是否有不当之处。现在的大部分演讲已经没有演讲台了,所以从皮鞋开始,就要比平日更正式。
二是大致上掐一次时间。相信我,大部分人登台之后并没有“五分钟”“十分钟”的概念。
虽然PPT可以帮助您轻松打造各种漂亮的述职文稿,但是,如果没有充分地准备演讲过程的每个细节,在面对如此之多的听众时,心理可能并不那么轻松。
所以,演讲前的排演工作尤为重要,主要是准备以下四点。
(1)确定演讲的目标。
(2)收集演讲的内容资料。
(3)分析听众的特点和需求。
(4)克服紧张的心理。
衡量这些因素能否完整体现出来,最重要的就是对时间的掌控。
这里有个小方法,PPT是自带这种演讲发表的功能的。
(1)保持您精心制作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处于打开状态,功能区中,切换到“幻灯片放映”选项卡,您就会在“设置”选项组中看到【排练计时】按钮,如下图所示。
图1 您可以很快找到“排练计时”功能
(2)单击【排练计时】按钮,PowerPoint会立刻启动全屏幻灯片放映。但是,与常规幻灯片放映不同的是,屏幕左上方会显示一个“预演”工具栏,它的作用就是帮助您准确记录您在演讲每一张幻灯片时所使用的时间,以及从开始放映到目前为止总共使用的时间,如下图所示。
(3)现在,您就可以按照预先设想的述职时间控制方案,一边看着屏幕上的幻灯片内容,一边尽情地练习您的述职。另外,在练习述职的过程中,您还可以利用“预演”工具栏中的其他工具进行时间控制。
第1-2分钟要直入人心
年终述职最重要的是知道高管想听什么,而不是自己想说什么。
了解高管想听什么的方法非常简单:看看他们朋友圈都在发些什么。
朋友圈中看了大量的信息之后,一定记住述职报告是工作报告中的总结性报告。所以说,要把朋友圈的内容以总结性文字呈现出来。
即在过多的信息中,划分出重点和要点,通过重点和要点把知识的主旨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
归纳,即是把信息进行归类,在信息间建立各种联系,使整个语句组织得更有条理。
信息通过总结归纳之后,无论是记忆、理解还是应用,都要轻松方便许多。
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可将其分为了三个部分:
(1)总结归纳(根据个人岗位职责,用数据说话,客观陈述一年实况,再根据今年表现来写明年规划);
(2)内容组织与展示(内容丰富,数据准确广泛,逻辑清晰,案例典型);
(3)公开演说(内容精炼,表达准确,技巧纯熟,重点突出)。
第3-4分钟要明确目的
准确界定自己的目的,一场讲话只传递一个核心点。
只有特定方向、极少量的信息类型是便于大众传播的,因此要把目的与表达的内容、形式对应起来。
首先是述职报告的内容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人所写的内容是不同的,但一般的述职报告都要写如下内容:
(1)身份和岗位职责。
对自己的身份和岗位职责及其工作目标,要首先简明扼要地叙述清楚,不然上级或领导对报告内容无法衡量。
因为同一层次、同一级职务,不同部门的员工其职责范围并不一样,所以述职报告开头必须首先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这样上级或领导对述职者才能有清楚的认识,正确的考评。
如果自己还是不清楚,提供一种方法,去招聘网站或者公司的招聘信息里查询自己所在岗位的的岗位职责,再根据自己平时的工作内容进行一个总结概括。
在这里截取了一张招聘产品经理的图,如下:
(2)根据自己岗位职责的要求,再整理出自己一年的KPI(关键绩效指标),标记哪些项达标了,哪些未达标,(用具体数据陈述事实),对最关键的指标,以月为单位,做出折线图或者柱状图来看其整年的变化趋势,然后针对其业绩的趋势进行分析,什么指标做的好,为什么达成?什么指标做的不好,达不成的原因在哪里?
根据一年的趋势图,不同时间点做了那些事情来保证支撑自己KPI,写干货,实际的事情,取得什么效果,用数据支撑,不要用一些程度副词,例如:争取、尽力、尽快、提高等。
需要注意的是,明确目的是述职报告的一大部分,不要将其写成了前文说的岗位职责,比如,“我数学考了90分”,而不是“我要好好学习数学”。这部分亦叫做业绩回顾。
第5-6分钟要体现专业
体现专业有两种:方法论和细分数据,而不是感受。
感受在高管层面无法有相同的阅历和处境,几乎是不能领会的。
根据自己的业绩达成情况,再来分析自己的不足,将不足的情况分类归纳整理出来(例如:专业技能、办公技能、交流沟通等),最好用表格、图形展示。
结合自己的不足分析,就要写明年的计划,我们需要做的是,将自己优势部分保持,不足部分进行改进。
对于不足和计划,此处建议使用SWOT分析,将内部、外部的情况按照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罗列整理。
对于计划,有必要特别详细的介绍,建议使用PDCA分析。
想清楚列出这些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P:计划目标(要达到什么的水平,最好是具体的事情,能够量化,或者是具体数据);
D:执行(怎么做来使定下的目标达成);
C:检查(怎么保证自己未来做的事情是在为实现我的目标,以及如何识别);
A:改善(如果未来该计划不能满足目标的需求,如何改进,也就是B计划)。
当然,在行业中、工作中的创新也是述职报告的亮点之一,在工作中的新方法、建议、案例会为述职报告增色不少。
最重要的是清晰逻辑,会体现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突出重点集中体现工作中的优势。
思维导图这个时候就很重要。
梳理逻辑、理清思路可依照下图为例:
第7-8分钟论证充分
用真实的事件或数据作为论证,而不要用油滑的故事、笑话。
在公开演讲中我们不仅仅需要对演说内容十分熟悉,还要掌握其中的几个技巧,这样我们的述职报告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专注于一个主要观点
人们总是想要像写书一样将所有的想法表达出来,但其实我们只需要选择一个主要观点,并将其表述清楚(述职报告也要突出一个核心的主题)。
(2)展示真实的自己
将一部分真实的自己展现出来。你并不需要展现完美的自己,而是真实的自己。人们往往会对愿意在他人面前展现真实自己的人印象深刻。
(3)告诉大家,为什么你的观点如此重要
演讲不仅仅是给观众提供大量各式各样的信息,因为从互联网上他们就可以得到很多的信息。而演讲是用一种让人们真正能够记得的方式提供信息。当人们知道为什么这件事情对他们重要的时候,往往就会将其记住。
(4)案例翔实得当,发生在身边真人真事
分析事例就是对所举的事例进行分析议论,阐明事例和论点之间的联系,使事例与论点水乳交融。事实上,举例只是论证的手段,说理才是目的。
因此,要力求做到精选事例与深入说理相互结合,做到事与理之间的契合、呼应与阐发。选取典型的工作案例,拆解分析,详细说明工作思路与工作技巧,贴合公司发展战略、部门工作的任务与宗旨,岗位权责的分析等相关内容。
所以写述职报告本身也需要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和分析能力。
要能正确地、准确地认识自己的位置,认识自己的成绩和贡献,这也是写好述职报告的先决条件。
第9-10分钟心中有情
即演讲者对演讲的内容要真懂、真信、真用,在演讲过程中应声情并茂和跌宕起伏,以调动全场情绪。
情感的正确使用是把握技巧中的关键,也是述职的成败因素。
演讲的时候用真实的情感、竭诚的态度去呼唤听者的心灵,是它振奋、感化、激励、对真善美,热情讴歌;对假丑恶,无情鞭挞。让听者闻其言,知其意,见其心,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就会令讲话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产生磁铁般的影响。
林语堂曾说:“对中国人来说,一个观点在逻辑上正确还远远不够,它同时必须合乎人情。”述职者充沛的感情可以通过他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语调高低、口气轻重、语速快慢表现出来,但最重要的还是要以语言为载体传达出来。
情感的表达既要靠语意,也要靠语音。因此,在熟知遣词用语的时候,字斟句酌,选用那些适合表现思想内容,蕴含着炽烈情感的语言,并以这些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叩动听众的心扉,引起共鸣。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年终述职报告有了更清楚的认知,
除此之外,对于HR来说,年终总结怎么写、年终奖怎么发、年终人才盘点怎么做、
明年的人力资源规划怎么办、调薪计划怎么下手、年后离职潮怎么应对?
是不是很头大?
如何让一年工作完美收官,给领导留下好印象,同事中拥有好口碑。
|